□浙江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 东阳中学教师 蒋一平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6个方面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新时代教师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其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居于首位。
从教20余载,回望自己成为教师的起点,其实很简单,受爷爷的影响很大。我的爷爷是一名小学教师,是我们那里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不仅书教得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顶呱呱。或许在那个时候,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已经通过爷爷的身体力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不知不觉埋下了种子。
走上工作岗位以来,跟一届届的学生相处,让我对教育的意义、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后。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不停地问自己:20多年的教学生涯,有没有潜心育人、育人入心?三尺讲台,自己怎样坚定理想信念,从小我的起点走向大我的彼岸?
敬畏热爱这份工作。我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责任重大,我的学生就是中国的未来,我必须虔诚相待。自己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时常问自己:有没有把学生放在心上?有没有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正是这种使命感不断地召唤着我,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热爱。我想,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也都如此,把铸魂育人作为一个与生命同在的无止境的过程。
带头讲好身边故事。“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听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在他们身上,我们能见美好初心、信仰信念,能见人格风骨、家国情怀。跟学生讲东阳中学杰出校友的故事,谈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奥地利留学期间就心怀梦想,立志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实验室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梦想只有更加高远,跟国家、民族结合到一起,它的力量才是可持续的。”跟学生讲家乡的故事,东阳市委书记每年给大学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市委市政府送上一份特殊的厚礼,鼓励学生求学成才,贡献国家,回报家乡。跟学生讲民族企业华为“遥遥领先”的故事,鼓励学生打开视野和心胸、扛起责任……让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成为贯穿课堂的思想灵魂。
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平时教学中善于打破围墙,带学生走进生活,把校园小课堂搬进社会大课堂。开展情景剧、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自己、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带着学生实地走访,带着“点亮乡贤之光,打造地方发展新名片”的提案,闯进了全国模拟政协比赛。带着学生到东阳市寀卢村走访参观,听村支书卢阳春讲述共同富裕的故事,让学生对新时代的历史成就有更直观的感受,让党的二十大这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学生心中。
三寸粉笔写信仰,三尺讲台谋发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政人,我会让“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引领学生去了解这个世界,助推他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