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

点燃学生心中的科学梦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既要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构建多维立体的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方案,更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科学梦,激发青年学子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胡欣红

“这是顾凤龙院士用过的铝饭盒。”“原来院士们高中时成绩就这么好!”……10月22日,衢州第二中学的师生们带着好奇走进衢州二中院士馆,了解院士们的故事。据悉,该馆全面展示了衢州籍院士在科研学术上的成就及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成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教育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3~5年努力,让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为了切实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教育部在随后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再度要求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近日,教育部又专门开会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夯实科学教育主阵地,构建科学教育新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既要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构建多维立体的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方案,更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科学梦,激发青年学子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倘若能近距离接触科学家,聆听他们的故事,对学生的触动可想而知。有鉴于此,今年7月,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要求精心打造“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发扬科学报国光荣传统,助力科技强国。立足办科技型高中定位的衢州二中,积极响应号召,借助浙西地区窗口学校所拥有的丰富资源首创院士馆,根据自身特色做出切合实际的探索。

院士馆是一个载体,该校还通过多种方式邀请院士进校园,开设科普讲座。院士们的到来,在校园内引起了“科学追星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场场讲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让科学梦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假以时日,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当然,不是每一所中小学都拥有科学家校友,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邀请科学家进校园开设讲座。但身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点燃学生心中的科学梦。教育部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部署推进会上,提出要运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打造试点改革高地、建设数字教育平台、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凝聚科学教育新动能。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心为之,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